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女士、邓女士
手机:18000762033
电话:0796-7133999
邮箱:hr@xushengpcb.com
公司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城西工业园金工大道东侧

水晶宫博览会背景图_1851世界博览会水晶宫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聊关于水晶宫博览会背景图的一些知识,同时为大家解答关于1851世界博览会水晶宫的相关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

本文目录

  1. 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的背景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2. 水晶宫是什么
  3. 世博会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英国伦敦举办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国际博览会,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水晶宫博览会”。这场博览会不仅展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更成为了一次艺术与科技的盛宴。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这场历史性的盛会,探讨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展品特色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

1. 工业革命兴起

18世纪末,英国率先爆发了一场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革命。这场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9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工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2. 国际博览会兴起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各国纷纷举办国际博览会,以展示本国工业成就。1851年,英国政府决定在伦敦举办一场国际博览会,以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

二、水晶宫博览会的特色

1. 建筑风格

水晶宫博览会的建筑采用铁和玻璃材料,展现了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这座建筑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外形犹如一座水晶宫,因此得名。

2. 展品特色

博览会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品,包括工业产品、艺术品、手工艺品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有:

(1)蒸汽机车:展示了蒸汽动力的巨大威力,预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2)纺织机械:展示了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品等,展现了各国艺术家的才华。

3. 互动体验

水晶宫博览会注重观众的互动体验,设置了多个互动展区,让观众亲身感受工业革命的成果。

三、水晶宫博览会的影响

1. 推动了世界工业发展

水晶宫博览会展示了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

2. 促进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博览会上的展品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为后世艺术家和工程师提供了灵感。

3. 塑造了现代博览会模式

水晶宫博览会为后世博览会提供了借鉴,形成了现代博览会的模式。

水晶宫博览会是工业革命的艺术盛宴,它展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推动了世界工业发展,促进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这场盛会已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的背景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1851年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

背景

此博览会由当政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夫婿亚柏特亲王(Prince Albert,1819年-1861年)和Henry Cole共同筹办,目的是庆祝现代工业科技与设计的新兴潮流。由于亲王与女王的幕僚们很热衷地推动这项可营利的博览会,终于说服英国政府于1850年1月3日成立了筹办1851博览会的皇家委员会,因此大幅提升计划的可行度,而这个委员会包含英国当时最负盛名之一的工程师Isambard Kingdom Brunel。

有鉴于单独展出英国本土工艺,将使得英国殖民地与保护国的许多先进成就被忽略,因此万国工业博览会乃是采用邀请“日不落帝国”的“世界”来达成真正的“世界(或国际)”博览会,英国甚至认为对邻近“不文明”的国家展示科技成就是一件重要的大事。当时英国境内盛行著对国家成就的自负与炫耀思维,多数人因为政治与经济发达而有安全感,而维多利亚女王则试图对她的政权强化人民的满意度,综合这些因素,于1850年代中期出现了“Victorian”的字眼,用来传达一种关于国家与这个时期的自我意识。

影响

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是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盛会,全世界各方面的前沿科技都将参与其中。筹备博览会的过程中,必然会建造更多的优秀建筑,为创建面向未来的住宅区,提供丰富的科技建筑理念,完善并提升城市功能,明确城市未来发展的模式。思想、商业、人类和科技跨越边界开创了充满活力的多边关系、无界限的对话与合作全球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拓展商贸的机会。更是城市、人文、科技的发展,从而推动建筑走向绿色、科技、创新的主干道。聚集了世界各地的科技主流,来共同探讨所普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为此寻找解决方式,其结果将推动科技建筑的重要性的思想进程,提高人们对建筑市场的认识,对近现代建筑学的发展起着深刻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水晶宫是什么

问题一:水晶宫是什么意思 5分 水晶的宫殿!

问题二:小说简介里的水晶宫是什么意思 一男多女开后宫

问题三:水晶宫在动漫里是什么意思 后宫

在起点小说里经常看到,因为起点会和谐掉很多词语,所以用水晶宫来代替。

问题四:水晶宫是什么意思? 水晶宫与世博会于1851年同时诞生,水晶宫是英国伦敦一个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要建材的建筑,是十九世纪的英国建筑奇观之一。“水晶宫”建成于1851年,最初位于伦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园内,是万国工业博览会场地。1854年被迁到伦敦南部,在1936年的一场大火中被付之一炬。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表示它的烧毁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2013年10月5日,中融集团董事长倪召兴表示,计划斥资5亿英镑,在原址重建这一地标性建筑,曾辉煌一时的“水晶宫”可能会再次矗立在伦敦南部。

“水晶宫”是一家以讽刺文章著名的Punch杂志因其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而给予的名称。

问题五:水晶宫是什么意思 (⊙o⊙)…水晶宫不是英超的一支球队吗

问题六:水晶宫是什么意思?? 是新手有什么不了解的话,只要不要太快买,

看你是新手,多赚钱有什么不好

聪搓洲浇矩

问题七:英国历史上的“水晶宫”是什么? “水晶宫”是一座展览馆,专为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大博览会而设计建造。 “水晶宫”位于伦敦海德公园内,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宽408英尺(约124.4米),长1851英尺(约564米),共5垮,高三层,由英国园艺师J・帕克斯顿按照当时建造的植物园温室和铁路站棚的方式设计,大部分为铁结构,外墙和屋面均为玻璃,整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故被誉为“水晶宫” 。 “水晶宫”共用去铁柱3300根,铁梁2300根,玻璃9.3万平方米,从1850年8月到1851年5月,总共施工不到九个月时间。1852-1854年, 水晶宫被移至肯特郡的塞登哈姆,重新组装时,将中央通廊部分原来的阶梯形改为筒性拱顶,与原来纵向拱顶一起组成了交叉拱顶的外形。1936年,整个建筑毁于火灾。 “水晶宫”虽然功能简单,但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 它所负担的功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的内部空间,最少的阻隔; 第二、 它要求快速建造,工期不到一年; 第三、 建筑造价大为结省; 第四、 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第五、 实现了形式与结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第六、 摈弃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质量,其特点就是轻、光、透、薄,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有人描写在“水晶宫”里的感觉如同“仲夏夜之梦”,清朝官员张德彝说:“一片晶莹,精彩眩目,高华名贵,璀璨可观。”相信是贴切精当的描写! 展览会结束后,水晶中被拆开运到伦敦南部,按照更精致的设计重新组装。它成为一个举行各种演出、展览会、音乐会和其他娱乐活动的场所。1936年11月30日晚,水晶宫几乎全部毁于火灾,残垣断壁一直保留到1941年。

问题八:杭州水晶宫是什么,在哪里 杭州水激宫歌舞厅 电 话:0571-85132006地 址:文晖路叶青兜桥下

公交 151 36 813

问题九:水晶宫什么意思 后宫

在起点小说里经常看到,因为起点会和谐掉很多词语,所以用水晶宫来代替。

问题十:英国的水晶宫是什么样子的? “浪漫”的水晶宫? 今日听讲座,主讲者是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在他的讲座中提到了水晶宫,把它作为欧洲建筑中的一个代表介绍给了听众们。也许因为讲座是面向普通市民,听者层面甚广,加之以时间有限只有2个小时,所以只是以各地代表建筑为点,向听众们大致介绍了两千年来东西方建筑发展所经历的主要流派与风格,没能联系到相关的典故与背景,这也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好在主讲者曾经出访西方多国,拍了许多相关的建筑图片,与我平时在各种出版物中所见惯的图片相比,呈现出不同的视角。另外这位专家因是文学专业的,在这次讲座中也融入了一些文学的知识,例如他提到了欧洲的巴洛克文学,是伴随巴洛克建筑和艺术而发展起来的,有机会自要找一本巴洛克主义小说来看看,不知以极尽奢华、追求繁杂的巴洛克会在文学作品中要怎样去呈现它特质了。 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的名字特诱人,想想这会是一座怎样的建筑呢?很容易把它与童话中的宫殿联系在一块吧。我最早知道这名字,是初中时在《新概念英语》中学到一篇短文,题目就是《The Crystal Palace》,水晶宫是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建于1851年位于伦敦海德公园内,是英国为第一届世博会(当时正式名称为万国工业博览会)而建的展馆建筑,是由玻璃和铁这两种材料所建,当时参展者共计25国,水晶宫引起了世界各国不小的哄动,尽管有这样的介绍,想象中的水晶宫仍是一个美伦美幻的房子。1963年这座名震一时的建筑毁于一场大火。 多年后再看水晶宫,就不再存有这种浪漫的想法了。从历史的角度看水晶宫,它的确是在建筑领域展示着人类社会的进程,再结合当时的背景,就知道为什么它能成为19世纪世界建筑的代表之作了。英国是于18世纪晚期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并于19世纪早期最早结束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工业化的国家,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的中心,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第一届世博会是在英国召开的,水晶宫的恢弘气势象征了19世纪英国的强盛和世界的核心地位,从一个面反映了当年英国的强大国力,当年对水晶宫的赞美实际上就是对英国的膜拜。水晶宫后来整个建筑被移到了伦敦南区,该地区别称“水晶宫”不知是否与此有关,早前孙继海加入的英超水晶宫队也是在伦敦,可见早已消失的水晶宫在在英国人心中还是很有分量哦。 从建筑本身来说,也有值得关注的地方,1849年英国白金汉宫决定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建造一幢临时性但具有恢弘气势的展馆建筑,1850年8开工,1851年5月建成,速度如此之快因为只用玻璃和铁这两种主要建材,这栋建筑使用了面积九十万平方英尺、相当于八万四千平方公尺的玻璃(或是八个半的标准足球场地),由伯明翰一玻璃供应商Chance Brothers提供,这家公司是当时唯一拥有可提供如此庞大需求的工厂,却仍然必须从法国聘请劳工协助,以赶上展期的建筑进度。而另一个主要建材是铁,包括铁柱三千三百根,铁梁两千三百条,占地面积七万四千平方公尺,宽度与长度分别约为408英尺、1851英尺(相当于125公尺、564公尺),高三层楼。水晶宫当然不是一座浪漫建筑,因为有透明的玻璃下铁质构架是清晰可见的,但“水晶”一词确是对这个建筑应用的大量玻璃的准确反映。正是工业革命在工业生产技术上的一系列重大发明与创新,为这座新式而庞大的建筑迅速诞生提供的技术条件、物质基础和劳力供给。在我看来在20世纪的将材质与结构作为建筑物的基本特征展示出来的作品都在法国,一个是蓬皮杜国际艺术中心,1977建成开馆;二是由华人建筑师贝聿名为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入口,1989年落成使用,也就......>>

世博会的历史背景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殖民主义的扩张使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号召力使英国成功地举办了这次盛会。

由艾尔伯特亲王领衔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指定著名的海德公园作为博览会场地,用招标形式建造的大型展馆长490米,宽117米,高33米,巨大的钢框架被81000平方米的玻璃完全覆盖,显得壮丽辉煌,后人将此称为“水晶宫”。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

伦敦世博会上约有18000名商人展出了他们带来的约10万件产品。这些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组委会为5000多位参展商颁了奖,其中中国送展的丝绸、旗袍、茶叶等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奖项。

伦敦世博会的巨大成功,不仅体现在630万的参观者和18.6万英镑的盈利,更重要的是英国由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而英国人民则得到了两座博物馆:伦敦世博会为英国奠定了两个博物馆的展品基础——艾尔伯特博物馆和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这种做法成了以后历届世博会的优良传统。

5月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这一天开园。回首历史,世博会见证了一些国家的经济鼎盛繁荣,也曾在经济大萧条时推动了一些国家走出经济困局。

伦敦世博会―――见证英国光荣与梦想1851年5月1日,首届世博会(全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在伦敦拉开帷幕。场面之盛大,就连见多识广的维多利亚女王都不由感叹:“我感到无比激动,放眼所见……是那么神奇、那么浩大、那么辉煌、那么震撼人心。”

有历史学家认为,伦敦世博会正式拉开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序幕。这届世博会是英国光荣与梦想的缩影。在宏大的盛会背后,隐藏着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时代,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一系列巨大经济变化,特别是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和铁路、汽船等建设事业的进步,直接推动了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爆炸式发展,使其在当时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高居榜首。

当时,英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生产着世界各国所需工业品的大部分。在对外贸易方面,英国及其殖民地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达近四分之一,几乎相当于法、德、美三国的总和,它拥有的商船吨位也居世界第一。在工业革命引出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下,英国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

然而,“世界工厂”在生产出各式各样产品的同时,需要一个橱窗来展示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辉煌成果。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届世博会在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伦敦召开,这既是对当时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英国文明的记录,更是对世界辉煌前景的展望。

芝加哥世博会―――结束美国大萧条梦魇1933年,美国经济正值大萧条的严峻时期。自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以来,美国已有5500家银行倒闭,国内失业率高达25%,房屋价格直线下跌。

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背景也是芝加哥世博会受后人关注的原因之一,而当时的筹资困难无疑也是危机时期美国经济的一个真实写照。组委会无法再如以往世博会那样一掷千金,筹资一度陷入困境。但这也催生了创新,即发行世博会债券,并与食品、运输、娱乐等行业的15家供应商签订赞助协议。

尽管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召开,但芝加哥世博会却精彩异常。上世纪20年代,美国早已完成工业革命,已经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芝加哥世博会见证了美国经济的国际领先地位,并推动了美国经济从萧条走向复苏。

在“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主题下,工作中的炼油厂、电控拖拉机、牙膏生产线、面包生产线统统被搬到现场。福特汽车生产流水线也首次展出,拉开了美国作为“车轮上国家”的序幕。

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经济指标都稳步向好发展。芝加哥世博会在美国经济从危机走向新一轮繁荣中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加快了以美国为引领的现代化在全球的传播,成为众多使美国日后进一步融入和主导国际秩序的历史元素之一。

大阪世博会―――宣告日本重新崛起1970年大阪世博会开幕时,日本举国上下已经经历了战后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飞速发展。在20年中,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重新崛起为新兴世界经济大国,成为首个举办世博会的亚洲国家。

历史学家认为,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加上之前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宣告了日本在战后重新崛起。特别是大阪世博会,在改变日本国民“战败国心理”、推动日本经济融入世界方面作用巨大。

大阪世博会正值日本创造经济飞速发展契机的时候,日本当时刚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不仅是亚洲地区最早举办的一届世博会,而且是当时国际上办得最出色、最成功,至今仍有影响力的盛会,入场人数高达6420余万人次,创下了当时世博会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政府为举办大阪世博会,在公共设施投资方面斥资巨大。尤其是在交通方面,政府对东京至大阪的高速铁路线进行改建,扩大机场,从市中心到博览会会场之间建设了几十公里铁路。

这届世博会大大推动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带城市群的形成,对日本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布局具有极大积极意义。

汉诺威世博会―――激发商业区潜力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第一天参观人数达15万人次,世博会为德国创造了3万个就业机会,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消费需求,举办城市的市政建设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德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和形象得到提高。

事实证明,投入世博会服务的这些项目扩大了汉诺威作为商业区域的潜力,因此提高了城市和地区商业行为的吸引力。这股推动力即使在世博会结束之后依然保持着,并且导致了在2001年至2002年期间,大量气势恢弘的商业贸易建筑的诞生。

目前正值国际金融危机,是各国反思危机、重塑发展模式、寻求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的关键时期。上海世博会借鉴了往届世博会的成功案例,相信它的成功举办,对大至世界经济格局,小到城市基础建设、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居住环境改善等,都将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5月1日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维多利亚女王始创了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各国参展的传统。这届博览会共有10个国家参展,161天的展出,吸引了630万人次的观众。博览会由国家举办、国家元首发出邀请,它的意义表达了这是政府行为。为了举办世博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内建造了一座长1700英尺,高100英尺,占地面积96000平方米的通体透明玻璃建筑。该建筑用了5000根钢柱,30万块玻璃,动用了英国整个工业界的技术和力量,一改维多利亚时代石头建筑的笨重风格,新颖独特,被人们称之为“水晶宫”。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是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今后数十年的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所有的展品均代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无限想象力。水晶宫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使以后的世界博览会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世界博览会因此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2.为什么说欧美地区在当今世界会展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

欧美会展发展早,历史悠久,现在可以从数量、质量、知名度、影响力等角度论述其居于主导地位。

3.什么是会议?ICCA如何计划国际会议的范围?

会议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它往往伴随着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和消费。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会议特别是国际性会议在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市政建设、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业界都存在一个误区,即人们在提起会展经济时,往往忽视会议的重要性,或者把会议看得不及展览会重要。

所谓会议,是指人们怀着各自相同或不同的目的,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信息交流或聚会、商讨的活动。一次会议的利益主体主要有主办者、承办者和与会者(许多时候还有演讲人),其主要内容是与会者之间进行思想或信息的交流。

现代会议早已超出了单一的政府会议格局,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很多都是直接带有商业目的并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如各种高峰论坛、专家培训会议等。会议的一般操作原理为:会议的主办者制定举办会议的计划并委托给承办者,承办者(可以是专业会议组织者即PCO、公司的会议与奖励旅行部等)将围绕既定的主题进行精心设计,并在市场上联系会议的买家(即目标与会者,)、相关人员(如政府官员、演讲嘉宾等)以及举办场所,最后自己接待会议,或将业务分包给会务公司。

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会议业协会组织——国际会议协会(ICCA)认为,国际会议市场细分的标准有许多,包括会议规模、参加会议人员的种类、会议的目的,等等。对于会议服务商来说,细分国际会议市场的主要标准是按照会议的发起者进行分类。依此标准,ICCA把国际会议分为协会会议(the association meetings)和公司会议(the corporation meetings)两类。

一、协会会议市场的特点

据ICCA估计,每年由各类协会组织的会议多达10,000次。协会会议市场可以分为3类:科技会议、商贸会议和会员会议('Family'meetings)。协会会议的共同特点是:

* 几乎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协会和专业会议,它们对专业范围内的所有议题都有可能召开会议进行讨论;

* 协会一般间隔一定时间就召开会议,如年会、双年会议;

* 协会会议的举办地(目的地)经常变换,一般不会在一个地方连续举办两次会议;

* 协会的分支机构往往是在当地举办协会会议的发起者,如果当地的分支机构在本地主办会议有困难,协会会议就可能到其他地方召开;

* 协会会议的会期一般是4-5天,有些是2-3天,但一般不会超过6天;

* 具有指导意义的特点是:协会会议的组委会一般喜欢租用容量400人以下、并有相应设施的会议场所,它们一般不喜欢选择容量超过400人的场所(即会议中心,Congress Center)开会;

* 与公司会议相比较,协会会议需要更多的可间隔的大会议厅(breakout rooms);

* 大约只有15%左右的协会会议需要使用同声传译设施(Simultaneous translation),公司会议使用同声传译设施的比例则更低;

* 协会会议的筹备时间一般是2-3年,有的还更长;公司会议的筹备时间一般低于1年;

* ICCA的统计表明:协会会议对展览空间的要求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商业展示的规模日益变大,而且越来越成为会议必不可少的内容。此外,活动项目(event program)的组织也变得更加重要。成立永久性的秘书处(Permanent Secretariat)或专门的会议机构(Professional Congress Organiser, PCO)也是趋势之一;

* 在会议决策方面,一个人并不能对协会会议的各个方面都拥有决策权;

* 协会会议的目的地一般通过国际性的机构(如理事会、会员大会或特别委员会)来确定。目的地一般由当地分支机构提议。因此,协会的分支机构往往是会议服务商承揽会议业务的首要接触对象;

* 会议场所和其他设施由主办会议的委员会和协会的地方分支机构决定;

* 会议活动项目的安排一般由项目委员会负责,这个委员会可以是地方组委会的下属机构,也可以是独立的国际主体。ICCA强调,协会的地方分支机构负责人一般倾向于通过找投标方式来确定会议的主办权。

二、公司会议市场的特点

公司会议可以分为3类:

第一类是公司内部会议(Internal meetings),即由公司员工参加的会议,其中最重要的公司内部会议包括:销售会议、技术会议、培训会议、经理人员会议和奖励性质的会议(Incentive meetings);

第二类是公司外部会议(External meetings),这是针对公司目标市场而举办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来自公司的外部客户,包括:经销商/分销商会议、座谈会/研讨会(Seminars)、产品展示会、展览会、奖励性质的会议、股东会议和产品/新闻发布会。

第三类是兼顾内部和外部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既有公司职员,也有公司客户,这类会议主要包括讲习班(Workshops)和培训会议两种。许多公司会议都由公司内部的特别机构来组织。ICCA认为:为保密起见,与协会会议相比较,公司会议更倾向于选择同一地点和场所举行会议。因此,很难对公司会议及其特点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

三、公司会议与协会会议的差别

ICCA对国际协会会议和公司会议策划者的统计分析表明,公司会议市场不同于协会会议的特点包括:

* 发起者是公司;

* 参加会议的人往往是被迫的(带有工作性质、不能不去);

* 公司可以不必考虑职员的愿望来确定举办会议的地点;

* 会议促销的重要性不高;

* 公司经常组织一次性的活动(one time event);

* 公司会议的筹备时间一般低于1年;

* 参会人员一般是公司职员或外部客户;

* 公司会议的平均规模小于协会会议;

* 经理是组织公司会议的最终决策者,必要时,经理也会用雇员作为自己的助手来组织会议;

* 会议组织者更加熟悉会议的目标群体(the target groups);

* 公司有更多的会议资金来源;

* 会议帐目一般设立在公司总部;

* 公司的不同部门组织自己部门的会议;

* 由于业务的重复性,公司会议的服务商不会对外公开有关公司会议的信息;

* 为保密起见,公司一般不愿公开报道自己会议的详情。

4.申办国际会议一般经过那些步骤?

根据有关规定,申办国际会议需提前半年,由我处向上一级外事主管部门报批。按照省府及省外办的要求,申办国际会议必须提供以下详细资料:

1.会议的起因、目的、内容;准确时间及地点

2.组办单位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初步达成了什么口头意向

3.拟邀请哪些国家的代表参加,请提供国内外会议代表名单及论文题目

4.会议的初步议程、会议的礼宾安排、会议的语言(大会筹备小组情况)

5.会议中可能会出现的外交或政治上敏感问题和保密范围有多大

6.该会议的背景情况

7.会议的有关费用情况:

收入情况:有哪些单位资助,经费多少(要有文字证明材料)

支出情况:会议期间伙食、住宿费;交通、资料费;会议期间外出考察费用;会后出版论文集费用等

承办国际会议的各学院应将以上资料分别以电子和书面形式于会议召开前半年提交到我处,以便及时获得有关批件。

关于水晶宫博览会背景图和1851世界博览会水晶宫的讲解到此结束,期待您的下一次访问!

发布时间:2025-05-07 05: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