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宫博览会的展品有哪些形式_水晶宫万国博览会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带来的是水晶宫博览会的展品有哪些形式的全方位解析,同时也会介绍水晶宫万国博览会的相关技术。
本文目录
水晶宫博览会,一场展示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盛宴。自1851年以来,水晶宫博览会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展览会之一。此次博览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品,形式多样,令人叹为观止。本文将为您盘点水晶宫博览会中的各类展品形式,带您领略这场视觉与智慧的盛宴。
一、实物展品
1. 科技产品
水晶宫博览会中,各类科技产品成为展品主角。如:人工智能、无人机、虚拟现实设备等。这些科技产品展示了人类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巨大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2. 艺术品
博览会中,艺术家们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在观众面前。如:油画、雕塑、版画等。这些艺术品展现了艺术家们的独特视角和创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3. 手工艺品
水晶宫博览会中,手工艺品也是一大亮点。如:陶瓷、刺绣、编织等。这些手工艺品展示了人类在传统工艺领域的精湛技艺,传承了民族文化。
二、虚拟展品
1. 数字化展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展品在博览会中越来越受欢迎。如:3D打印、全息投影等。这些数字化展品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世界,感受科技的魅力。
2. 网络展品
网络展品以其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成为博览会的新宠。如:VR游戏、线上博物馆等。这些网络展品让观众足不出户,即可欣赏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瑰宝。
三、互动展品
1. 体验式展品
水晶宫博览会中,体验式展品吸引了大量观众。如:VR体验馆、互动游戏等。这些展品让观众亲身参与其中,感受科技带来的乐趣。
2. 公众参与展品
部分展品鼓励观众参与其中,共同创造。如:公益项目、环保活动等。这些展品旨在提高观众的社会责任感,倡导绿色生活。
水晶宫博览会以其丰富多样的展品形式,展示了人类在科技、艺术、手工艺等领域的巨大进步。这场盛宴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的憧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人类将继续携手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届进博会有哪些亮点
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参展国别和企业数量均超过首届。
与首届相比,本届进博会有哪些新亮点?
【亮点一】展商: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50家
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达3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50家。每家企业的平均展览面积由首届的74平方米扩大至近90平方米。
路威酩轩、资生堂、庞巴迪、礼来等一批知名跨国企业,成为进博会上的“新面孔”。在首届进博会期间达成8.41亿美元合作意向的放疗设备企业瓦里安,早在去年就报名参加第二届进博会。“会上取得的成果鼓舞人心,我们现在还准备报名参加第三届进博会。”瓦里安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张晓说。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说:“绝大多数参加了首届进博会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都积极参加第二届。其中半数以上企业参展面积有所扩大。”
本届进博会美国企业表现踊跃,参展数量达192家,较去年增长18%;参展面积达4.75万平方米,与去年相比明显增加,位居各参展国之首。“可以看出,中国市场对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海内外企业有巨大的吸引力。”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说。
【亮点二】展品:越来越多的最新科技和产品在此实现“全球首秀”
韩国起亚汽车将举行一款电动概念车型的全球首发,法国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将举行旗下多款新品的“全球首秀”……中国首创的进博会,正在为全球企业打造最新科技和产品亮相的大舞台。
与首届相比,第二届进博会的展览规模更大。企业展设置科技生活、汽车、装备、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品质生活、服务贸易、食品及农产品等7个展区,展览面积由过去的27万平方米增至33万平方米。
孙成海说,第二届进博会首发的新产品、新技术预计将超过首届。比如在科技生活展区,魔术吸油烟机、量产的折叠屏手机等最新产品将让观众一饱眼福。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的抗癌产品、康复器械是突出亮点,其中包括世界上最细的胰岛素注射针、手术机器人、感光变色隐形眼镜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
除了企业商业展,第二届进博会的国家展也是精彩纷呈。64个参展国中,24个国家为首次亮相。各国将充分运用传统与高科技手段,着力展现本国的货物服务贸易、投资旅游、人文科技,其间还将举行有民族特色的演出。
进博会上的中国馆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展览内容从大飞机、中国天眼等创新成果,到步行街、智慧家庭等日常生活展项。展览的互动体验也非常丰富,比如模拟驾驶国产大飞机飞上蓝天,操纵“深海勇士”号潜水器潜入海底等。
【亮点三】交易:“买手团”有望超50万人
首届进博会意向成交额578.3亿美元,从初步的摸底情况看,大部分交易团的完成合同率超过90%。一大批境外的优势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了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
有良好的履约情况在前,第二届进博会的国内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有望超过50万人。不少采购商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开展精准采购。
在进博会上出手的不仅是中国买家,境外采购商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第二届进博会的境外专业观众报名注册已超过7000人,充分显示了进博会“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影响力。
进博会不只是“买买买”。以贸易引投资、以贸易促合作,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正在不断显现。首届进博会期间,瑞典企业医科达收获了数十单意向采购合同,不少医疗器械已在国内医院投入使用。良好的市场反响,促使医科达在上海陆家嘴注册成立了医科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亮点四】交流: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共商世界经济重大前沿热点
进博会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集展览、交易、论坛、人文、外交等活动于一体。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旨在为国际政商学界搭建高端对话平台,共商世界经济重大前沿热点问题。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主题为“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由开幕式主论坛和五场分论坛组成,五场分论坛议题分别为“开放、规则和营商环境”“人工智能与创新发展”“世贸组织改革和自由贸易协定”“数字化时代与电子商务创新发展”“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届时,预计将有4000多名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界和国际组织代表与会,为世界经济重焕生机建言献策。
【亮点五】服务:49家平台对接进博会
在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所在的虹桥商务区,一座总建筑面积达5.1万平方米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已经落成。
B型保税物流中心是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海关监管的创新项目,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目前已汇聚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个品牌的进口新品、名品;运用“前店后仓”的业务模式,交易中心帮助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以更快的速度、更优惠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
帮助“展品变商品”,类似的交易服务平台,在上海还有不少。与国家会展中心一街之隔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吸引了5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50000件海外商品,其中包括首届和第二届进博会的同款商品2000件。
进博会前夕,上海再次授牌18家企业成为进博会“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使得交易服务平台的总量达到49家。
世博会的由来能告诉我吗考考你。
第一届世博会于1851年5月1日在英国的伦敦举办,当时的英国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强国。为了显示国家的力量与自豪,1851年英国政府耗用了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在伦敦海德公园建成了一座长达1700英尺,高100英尺的“水晶宫”(后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座以玻璃装饰的钢结构建筑里,陈列了由维多利亚女王通过外交途径邀请来的10个国家的展品,包括当时令人瞩目的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
在160天里,前来参观的有来自世界各国商贸人员、社会名流和旅游观光人士共630万人次。这次展览意味着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生活理念交流的重大转变,从此揭开了世界性博览会的序幕。在这次世博会上,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它们的问世,标志着工业社会的到来,从此掀开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一页。因此,伦敦博览会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
世博会的历史背景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殖民主义的扩张使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号召力使英国成功地举办了这次盛会。
由艾尔伯特亲王领衔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指定著名的海德公园作为博览会场地,用招标形式建造的大型展馆长490米,宽117米,高33米,巨大的钢框架被81000平方米的玻璃完全覆盖,显得壮丽辉煌,后人将此称为“水晶宫”。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
伦敦世博会上约有18000名商人展出了他们带来的约10万件产品。这些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组委会为5000多位参展商颁了奖,其中中国送展的丝绸、旗袍、茶叶等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奖项。
伦敦世博会的巨大成功,不仅体现在630万的参观者和18.6万英镑的盈利,更重要的是英国由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而英国人民则得到了两座博物馆:伦敦世博会为英国奠定了两个博物馆的展品基础——艾尔伯特博物馆和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这种做法成了以后历届世博会的优良传统。
5月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这一天开园。回首历史,世博会见证了一些国家的经济鼎盛繁荣,也曾在经济大萧条时推动了一些国家走出经济困局。
伦敦世博会―――见证英国光荣与梦想1851年5月1日,首届世博会(全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在伦敦拉开帷幕。场面之盛大,就连见多识广的维多利亚女王都不由感叹:“我感到无比激动,放眼所见……是那么神奇、那么浩大、那么辉煌、那么震撼人心。”
有历史学家认为,伦敦世博会正式拉开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序幕。这届世博会是英国光荣与梦想的缩影。在宏大的盛会背后,隐藏着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时代,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一系列巨大经济变化,特别是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和铁路、汽船等建设事业的进步,直接推动了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爆炸式发展,使其在当时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高居榜首。
当时,英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生产着世界各国所需工业品的大部分。在对外贸易方面,英国及其殖民地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达近四分之一,几乎相当于法、德、美三国的总和,它拥有的商船吨位也居世界第一。在工业革命引出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下,英国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
然而,“世界工厂”在生产出各式各样产品的同时,需要一个橱窗来展示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辉煌成果。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届世博会在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伦敦召开,这既是对当时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英国文明的记录,更是对世界辉煌前景的展望。
芝加哥世博会―――结束美国大萧条梦魇1933年,美国经济正值大萧条的严峻时期。自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以来,美国已有5500家银行倒闭,国内失业率高达25%,房屋价格直线下跌。
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背景也是芝加哥世博会受后人关注的原因之一,而当时的筹资困难无疑也是危机时期美国经济的一个真实写照。组委会无法再如以往世博会那样一掷千金,筹资一度陷入困境。但这也催生了创新,即发行世博会债券,并与食品、运输、娱乐等行业的15家供应商签订赞助协议。
尽管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召开,但芝加哥世博会却精彩异常。上世纪20年代,美国早已完成工业革命,已经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芝加哥世博会见证了美国经济的国际领先地位,并推动了美国经济从萧条走向复苏。
在“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主题下,工作中的炼油厂、电控拖拉机、牙膏生产线、面包生产线统统被搬到现场。福特汽车生产流水线也首次展出,拉开了美国作为“车轮上国家”的序幕。
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经济指标都稳步向好发展。芝加哥世博会在美国经济从危机走向新一轮繁荣中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加快了以美国为引领的现代化在全球的传播,成为众多使美国日后进一步融入和主导国际秩序的历史元素之一。
大阪世博会―――宣告日本重新崛起1970年大阪世博会开幕时,日本举国上下已经经历了战后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飞速发展。在20年中,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重新崛起为新兴世界经济大国,成为首个举办世博会的亚洲国家。
历史学家认为,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加上之前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宣告了日本在战后重新崛起。特别是大阪世博会,在改变日本国民“战败国心理”、推动日本经济融入世界方面作用巨大。
大阪世博会正值日本创造经济飞速发展契机的时候,日本当时刚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不仅是亚洲地区最早举办的一届世博会,而且是当时国际上办得最出色、最成功,至今仍有影响力的盛会,入场人数高达6420余万人次,创下了当时世博会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政府为举办大阪世博会,在公共设施投资方面斥资巨大。尤其是在交通方面,政府对东京至大阪的高速铁路线进行改建,扩大机场,从市中心到博览会会场之间建设了几十公里铁路。
这届世博会大大推动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带城市群的形成,对日本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布局具有极大积极意义。
汉诺威世博会―――激发商业区潜力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第一天参观人数达15万人次,世博会为德国创造了3万个就业机会,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消费需求,举办城市的市政建设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德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和形象得到提高。
事实证明,投入世博会服务的这些项目扩大了汉诺威作为商业区域的潜力,因此提高了城市和地区商业行为的吸引力。这股推动力即使在世博会结束之后依然保持着,并且导致了在2001年至2002年期间,大量气势恢弘的商业贸易建筑的诞生。
目前正值国际金融危机,是各国反思危机、重塑发展模式、寻求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的关键时期。上海世博会借鉴了往届世博会的成功案例,相信它的成功举办,对大至世界经济格局,小到城市基础建设、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居住环境改善等,都将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5月1日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维多利亚女王始创了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各国参展的传统。这届博览会共有10个国家参展,161天的展出,吸引了630万人次的观众。博览会由国家举办、国家元首发出邀请,它的意义表达了这是政府行为。为了举办世博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内建造了一座长1700英尺,高100英尺,占地面积96000平方米的通体透明玻璃建筑。该建筑用了5000根钢柱,30万块玻璃,动用了英国整个工业界的技术和力量,一改维多利亚时代石头建筑的笨重风格,新颖独特,被人们称之为“水晶宫”。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是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这次世界博览会不仅是一次“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陈列,而且开创了今后数十年的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所有的展品均代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无限想象力。水晶宫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使以后的世界博览会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世界博览会因此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2.为什么说欧美地区在当今世界会展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
欧美会展发展早,历史悠久,现在可以从数量、质量、知名度、影响力等角度论述其居于主导地位。
3.什么是会议?ICCA如何计划国际会议的范围?
会议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它往往伴随着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和消费。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会议特别是国际性会议在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市政建设、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业界都存在一个误区,即人们在提起会展经济时,往往忽视会议的重要性,或者把会议看得不及展览会重要。
所谓会议,是指人们怀着各自相同或不同的目的,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信息交流或聚会、商讨的活动。一次会议的利益主体主要有主办者、承办者和与会者(许多时候还有演讲人),其主要内容是与会者之间进行思想或信息的交流。
现代会议早已超出了单一的政府会议格局,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很多都是直接带有商业目的并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如各种高峰论坛、专家培训会议等。会议的一般操作原理为:会议的主办者制定举办会议的计划并委托给承办者,承办者(可以是专业会议组织者即PCO、公司的会议与奖励旅行部等)将围绕既定的主题进行精心设计,并在市场上联系会议的买家(即目标与会者,)、相关人员(如政府官员、演讲嘉宾等)以及举办场所,最后自己接待会议,或将业务分包给会务公司。
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会议业协会组织——国际会议协会(ICCA)认为,国际会议市场细分的标准有许多,包括会议规模、参加会议人员的种类、会议的目的,等等。对于会议服务商来说,细分国际会议市场的主要标准是按照会议的发起者进行分类。依此标准,ICCA把国际会议分为协会会议(the association meetings)和公司会议(the corporation meetings)两类。
一、协会会议市场的特点
据ICCA估计,每年由各类协会组织的会议多达10,000次。协会会议市场可以分为3类:科技会议、商贸会议和会员会议('Family'meetings)。协会会议的共同特点是:
* 几乎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协会和专业会议,它们对专业范围内的所有议题都有可能召开会议进行讨论;
* 协会一般间隔一定时间就召开会议,如年会、双年会议;
* 协会会议的举办地(目的地)经常变换,一般不会在一个地方连续举办两次会议;
* 协会的分支机构往往是在当地举办协会会议的发起者,如果当地的分支机构在本地主办会议有困难,协会会议就可能到其他地方召开;
* 协会会议的会期一般是4-5天,有些是2-3天,但一般不会超过6天;
* 具有指导意义的特点是:协会会议的组委会一般喜欢租用容量400人以下、并有相应设施的会议场所,它们一般不喜欢选择容量超过400人的场所(即会议中心,Congress Center)开会;
* 与公司会议相比较,协会会议需要更多的可间隔的大会议厅(breakout rooms);
* 大约只有15%左右的协会会议需要使用同声传译设施(Simultaneous translation),公司会议使用同声传译设施的比例则更低;
* 协会会议的筹备时间一般是2-3年,有的还更长;公司会议的筹备时间一般低于1年;
* ICCA的统计表明:协会会议对展览空间的要求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商业展示的规模日益变大,而且越来越成为会议必不可少的内容。此外,活动项目(event program)的组织也变得更加重要。成立永久性的秘书处(Permanent Secretariat)或专门的会议机构(Professional Congress Organiser, PCO)也是趋势之一;
* 在会议决策方面,一个人并不能对协会会议的各个方面都拥有决策权;
* 协会会议的目的地一般通过国际性的机构(如理事会、会员大会或特别委员会)来确定。目的地一般由当地分支机构提议。因此,协会的分支机构往往是会议服务商承揽会议业务的首要接触对象;
* 会议场所和其他设施由主办会议的委员会和协会的地方分支机构决定;
* 会议活动项目的安排一般由项目委员会负责,这个委员会可以是地方组委会的下属机构,也可以是独立的国际主体。ICCA强调,协会的地方分支机构负责人一般倾向于通过找投标方式来确定会议的主办权。
二、公司会议市场的特点
公司会议可以分为3类:
第一类是公司内部会议(Internal meetings),即由公司员工参加的会议,其中最重要的公司内部会议包括:销售会议、技术会议、培训会议、经理人员会议和奖励性质的会议(Incentive meetings);
第二类是公司外部会议(External meetings),这是针对公司目标市场而举办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来自公司的外部客户,包括:经销商/分销商会议、座谈会/研讨会(Seminars)、产品展示会、展览会、奖励性质的会议、股东会议和产品/新闻发布会。
第三类是兼顾内部和外部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既有公司职员,也有公司客户,这类会议主要包括讲习班(Workshops)和培训会议两种。许多公司会议都由公司内部的特别机构来组织。ICCA认为:为保密起见,与协会会议相比较,公司会议更倾向于选择同一地点和场所举行会议。因此,很难对公司会议及其特点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
三、公司会议与协会会议的差别
ICCA对国际协会会议和公司会议策划者的统计分析表明,公司会议市场不同于协会会议的特点包括:
* 发起者是公司;
* 参加会议的人往往是被迫的(带有工作性质、不能不去);
* 公司可以不必考虑职员的愿望来确定举办会议的地点;
* 会议促销的重要性不高;
* 公司经常组织一次性的活动(one time event);
* 公司会议的筹备时间一般低于1年;
* 参会人员一般是公司职员或外部客户;
* 公司会议的平均规模小于协会会议;
* 经理是组织公司会议的最终决策者,必要时,经理也会用雇员作为自己的助手来组织会议;
* 会议组织者更加熟悉会议的目标群体(the target groups);
* 公司有更多的会议资金来源;
* 会议帐目一般设立在公司总部;
* 公司的不同部门组织自己部门的会议;
* 由于业务的重复性,公司会议的服务商不会对外公开有关公司会议的信息;
* 为保密起见,公司一般不愿公开报道自己会议的详情。
4.申办国际会议一般经过那些步骤?
根据有关规定,申办国际会议需提前半年,由我处向上一级外事主管部门报批。按照省府及省外办的要求,申办国际会议必须提供以下详细资料:
1.会议的起因、目的、内容;准确时间及地点
2.组办单位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初步达成了什么口头意向
3.拟邀请哪些国家的代表参加,请提供国内外会议代表名单及论文题目
4.会议的初步议程、会议的礼宾安排、会议的语言(大会筹备小组情况)
5.会议中可能会出现的外交或政治上敏感问题和保密范围有多大
6.该会议的背景情况
7.会议的有关费用情况:
收入情况:有哪些单位资助,经费多少(要有文字证明材料)
支出情况:会议期间伙食、住宿费;交通、资料费;会议期间外出考察费用;会后出版论文集费用等
承办国际会议的各学院应将以上资料分别以电子和书面形式于会议召开前半年提交到我处,以便及时获得有关批件。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本次内容能帮助你理解水晶宫博览会的展品有哪些形式,如果对水晶宫万国博览会也感兴趣,欢迎留言讨论。
上一篇:无